27 11月 2008

[movie] Die fetten Jahre sind vorbei


這週德文課老師放了一部2004年的德文電影Die fetten Jahre sind vorbei,英文名The Edukators,中譯"替天行盜",香港照英文譯為"大教育家"。英文不寫Educators而寫Edukators,是因為英文的c在相應的德文都是用k,在德文裡保留的c幾乎都是外來字。Die fetten Jahre sind vorbei直譯為"好日子過去了"(中文預告翻"來日無多"有點曲解了),是三名在生活中被錢壓的透不過氣來,有反資本主義傾向的青年們,以夜裡潛入有錢人家將家裏搗亂,留下的字條,用來"教育"這些有錢人。

由於放映的是德文版(廢話),而且連個德文字幕也沒有(這在國外是常態),我聽力差有聽沒有懂,大概都是用看畫面來了解劇情,因此當某次搗亂被屋主撞見而臨時起意綁架富商到山上小屋去,代表左的兩男一女跟代表右的屋主之間辯論多精彩我其實不清楚,必須回來在網路看一堆評論才了解有一句經典對話是:「三十歲以前不是左派沒良心,三十歲以後還是左派沒大腦」。

記得老師在播放前說這部提到反消費,在一開始是有一齣兩位男主角跑到店裡抗議資本主義被警察架走的畫面,其他抗議人士營救無效只能眼睜睜看著朋友被丟上車。最近無消費日Buy Nothing Day又要到了(2008/11/29),老師在感恩節前夕以及之後的耶誕採購潮前放這部片,看來是別有用心刻意安排的。

劇情不只有嚴肅的現代社會結構性議題,也提到了女主角Jule愛上了男朋友Peter的夥伴Jan,這三角關係的爆發在綁架富商Hardenberg的緊張時刻,革命夥伴的友情跟愛情之間抉擇這些部份不用聽懂也比較好了解。Peter決定繼續與Jan當好朋友,三人行的結局導演並未做更多著墨,只有乘著船逃離警方的追緝(見original ending片段)。

富商雖然在影片中間才出現,但是他恰巧在年輕時也左傾過,還曾經參加68革命。查了一下資料是法國在1968年5月時爆發的學生與工人運動,大概也是與野百合學運一樣會被近年的法國學運工運拿來比較的重要事件。富商在年輕時仍懷有理想,到了中年有了家庭小孩,理想也被生活壓力、鎮日逐錢的勞碌而掩蓋了。這角色其實相當諷刺,值得讓還在三十歲前出社會前一年這階段的我思考,或者說是想像,在出社會後的環境是如何逼迫一個人丟掉他的左派理想,從為貧窮發聲轉而投入富人陣營。台灣現在也產生了野草莓學運,雖然訴求是人權而非資本主義,但為什麼在2008年這民主時代,黑人都當選美國總統了,台灣仍然要為了基本人權而奮鬥?人在德國,水龍頭一開就可以生飲,但台灣正在進行的宵裡溪議題追求的只不過是個安全能喝的水。許多人講環境議題是在吃飽後才討論的,但是人們只不過是希冀最基本的水、食物能夠安全,有個不受污染的生活環境而已。

拉回來,在這富足的社會,每個人的物質生活都比古時帝王享受的現代,卻不見比古人更快樂,到底現代社會是邁向了均富還是均貧,只有極少數人掌握了大多數財富?讀書會的朋友有不少比例是無業狀態,以這些人的能力絕對找的到工作,但他們為何寧願在家關注想關心的事情,而不是做一般認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工作"?在背後能支持他們這樣子的家庭是否也是電影裡主角口中的富人階級?想想我之所以能在德國這裡,拿的獎學金算不算資本主義的產物?共產黨將知青丟回農村勞改,與我們在大學時期開始關心農村智慧、原住民凋零中的文化,是不是有其相似性?

有評論認為影片中年輕人的行徑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達不了教育富人的效果也沒改變到社會,只不過是對富人嫉妒的發洩。但在體制內改變是否如此容易,會不會進了染缸之後就換了腦袋,像富商Hardenberg一樣;有沒有給予管道來讓人發聲,還是只有維護富人圈的利益並叫人要努力跳進來而不是拖人出去變窮。最近台灣的野莓學運我一開始熱血跟了一個多禮拜,期間我腦中一直疑問的是,有時會覺得另一方的人怎麼會這麼想,但是卻無法理解為什麼。到底是什麼樣的背景與機遇讓一個人有偏藍或偏綠、偏左或偏右的思想,從而堅定立場無法動搖?像富商這種轉變過態度的人,真的是因為30歲的所謂現實而屈服,還是被自己以前抗議的對象給收編了?

討論硬梆梆議題的電影,也是有它軟的地方,在三角關係爆發時,電影的配樂由大多時間的搖滾風轉變成抒情的Hallelujah,這首歌第一次聽到是在卡秀裡,再一次聽到仍然很震撼。


其實電影中另一首"The Real Sky"也很好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Comments?有事沒事留個言吧~

Share |

追蹤者

##Easy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