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8月 2010

太陽能電池產業是不是高汙染?

許多人都有這疑慮:到底太陽能電池製程是不是高污染呢?於是以外行人角度,用google搜尋別人的看法:

他是賣設備的 當參考

******************************
寫的很詳實
貼一下他的結論:
太陽能電池製程與半導體製程相似,但太陽能電池製程中少了光罩前段尖端製程,而此前段尖端製程亦為廢氣、廢水產生有毒、致癌性物種之主要區塊[7]。由此可知,無論從原料之源頭、製程或管末,都可証明太陽能電池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清潔生產之綠色技術

******************************
來個英文的
producing electricity from solar cells reduces air pollutants by about 90 percent in comparison to using conventional fossil fuel technologies.
******************************
有空可以看一下XD

******************************
沒空的話看中文的
汙染原因:為了降低成本...

******************************
結論:太陽能電池跟一般工廠一樣 有做汙染防治 製程中可能的汙染能盡量降低
沒做的話就算是早餐店的廢油可能都很汙染@@
發電時也不像化石燃料有碳排放 現在CO2也是個汙染物了...
台灣廠商或許可以用中國生產的可能有汙染疑慮是"漂綠的電池"這點來搶訂單lol

至於生產電池的能源消耗會不會遠大於電池一生中產生的電量呢
據說目前大概半年到2年就可以打平了
之後二三十年壽命都是能源淨產出
所以別再找藉口了!

不過你把太陽能板這樣用就沒話說了...XD

(拋磚引玉文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ey word: 太陽能電池 solar cell 製程 process 汙染 pollution

08 7月 2010

柏林愛樂在高雄 Berliner Philhamoniker in Kaohsiung


穿著輕便衣服及涼鞋,頂著滿頭汗,整場在戶外站著,怎麼都不像是要去聽音樂會的樣子。但是沒錯,我晚上去聽的音樂會,是國際知名的柏林愛樂,難得來到高雄,而且是戶外免費聆聽!

(上萬熱情聽眾)

在高雄剛開放不久的衛武營公園演奏,而旁邊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還在興建,所以聽主持人大提琴家張正傑說這是柏林愛樂難得的戶外直接演出,我想是因為還沒有室內可以用XD 衛武營我白天騎單車來過一次,相當大,這次晚上騎機車來,進去好不容易找到現場,已經十幾分鐘過去>.<

(晚上的衛武營)
這次來的是大提琴12重奏 (Die 12 Cellisten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The 12 cellists of the Berlin Philharmonic),有一位女性,大螢幕常常播他的畫面@@這次的演出曲目有:
從【天使】、【巴黎】兩大主題來貫穿整場演出,將帶領聽眾,從古典巴赫走向巴黎浪漫的氛圍,以熱情的探戈大師皮亞佐拉天使三部曲迎接1998年世足賽主題曲「Mas Que Nada-無事一身輕」,還有電影「虎豹小霸王」配樂「南美大逃亡」,絕對讓平常不常接觸古典音樂的朋友愛上他們,另外為了回饋台灣的聽眾,還將在安可曲特別演出台灣名謠《丟丟銅仔》和《六月茉莉》。來源 完整曲目
對音樂沒有研究,講不出什麼評語,只以我少少的聽音樂會經驗,覺得跟國外的音樂會很不一樣,有一位主持人在曲子與曲子中間拿麥克風串場跟大家解釋(似乎是張正傑的風格),而且台灣人的習慣就是只要音樂停住就會鼓掌,但是其實整段樂曲還沒有完,只是一個曲目結束而已。因此便看到台上一直被打斷,見我們拍手台上便起立禮貌性致意,然後再調音繼續拉下一段...難得看到還沒結束喊安可之前,演奏者起立如此多次的。鼓掌太多次之後,終於出鎚了,在最後一首時,有次還沒結束,但後面聽眾已聽不到聲音於是開始鼓掌,首席還以手勢示意大家停下來@@

也因為是戶外現場演出,所謂的中場休息時間也只是主持人哈啦久一點,台上台下都沒有離開XD這大概是柏林愛樂第一次在30~32度的氣溫下演奏,舞台還放很台的大電風扇,這畫面真奇怪lol


其實整場聽下來不像聽音樂會,像在觀賞某個戶外live show演出,在音樂會好像不會出現的笑聲整場有5 6次吧,不論是燈光突然變小好像停電,某位提琴手在像吉他似撥弦之後敲到,引起大家一陣笑聲,氣氛完全不像聽古典音樂會啊。不過聽到主持人說全場樂器加起來有4億價值,包含史特拉第瓦里名琴,現在想想敲到那聲不知有沒有損壞到...他們願意在這種天氣及場合不收門票表演,就甘心啊。今天還見到多樣化蠻現代的大提琴演奏方式,除了撥弦,拍打大提琴,還有摩擦大提琴的邊邊,甚至頑皮豹安可曲的最後還直接對著提琴上的麥克風以口哨吹旋律,柏林愛樂真是新潮。
而安可曲也不像是觀眾熱烈掌聲要求來的,還要主持人幫忙帶,雖然整場上萬人有,鼓掌聲結束還可以明顯聽出前面先停後面慢一秒才跟著結束的感覺,但戶外實在空曠,衛武營真是大,沒那種在室內鼓掌的熱烈感。不過主持人怎麼是喊bravo而不是encore,第一次聽到bravo,bravo,bravo...就像是感謝他們表演可以回去了,而不是留下來再拉...

結束散場後走沒多久,聽到一陣尖叫,背後又傳來琴聲,似乎是演奏者又拉起來,不過我沒有回頭,因為今晚已經非常完美了~

PS.主持人說明年元旦,衛武營會有維也納愛樂的衛星播出!回來查了一下,原來已經辦兩年了,真是後知後覺啊!

(廣告兼試聽)
key word: Berliner Philhamoniker 柏林愛樂 Berlin Philharmonic 高雄衛武營公園 大提琴

28 5月 2010

蓋個綠房子吧

聽到頂樓屋主跟媽媽抱怨夏天太熱
冷氣吹不涼
很想跟他建議綠屋頂的概念
防水後弄個草皮種點草
綠建築》屋頂上不站提琴手了,改種綠草養牛羊
或是簡單的弄些盆栽
我媽說這樣澆水的水費會很多
因此我找到了收集並儲存雨水的方法
例如我們的島-屋頂的另一片世界


真的 如果我們家家戶戶都用屋頂收集雨水
而不是用自來水廠經過層層過濾的珍貴可飲用水沖馬桶
不但水費會大減
低碳blog格主阿乾的水電費只要200多和400多! Amazing!
水庫的潛在需求也會減少
再加上不透水鋪面的被取代
城市的洪患可以減少大半
把以上政見丟給候選人看誰要XD

說服媽媽不成
找時間直接殺去跟做這行的頂樓樓主說

***
最近Jason在找一個影片的書
垃圾勇士 Garbage Warrior (2007)
又是個熱血紀錄片 用"垃圾"蓋房子


最近也看到一個林黛羚建築師
有寫幾本關於綠房子的書
有空去書店找找
說不定以後真的學胡湘玲 找塊地來蓋房子!

key word: 綠屋頂 建築 省水 綠房子

19 5月 2010

交換成果報告Report in this exchange year

發現幾個月前匆忙做的交換成果報告沒放上blog,應該放一下證實自己確實有去交換過XD


  看到歐洲已經下雪的新聞,回來台灣一陣子的我,還是記得歐洲冷冽的溫度,就在去年9月剛下法蘭克福機場時,溫度即已剩下17度,直接從夏天跳到我這高雄人個人史上最冷的冬天,卻也是我最記憶深刻的冬天:第一次看到雪,堆雪人,滑雪橇,玩冰刀溜冰,站在結冰的湖上,到北極圈尋找極光,走在冰河上面,在結冰的瀑布上冰攀,在積雪及腰的雪地行走時光似乎又回到去年。

交換地介紹

  德國卡爾斯魯工業大學Universität Karlsruhe(TH)是我交換的大學,卡爾斯魯(或譯卡爾斯魯厄,卡爾斯魯爾)是在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邦的第二大城,是個全世界僅有的扇形城市,城外即是德法邊界的Rhein萊茵河,附近有海德堡,Stuttgart司徒加特,Strasbourg史特拉斯堡等大城。除了工業大學外,也有FH技術學院音樂學院HfG藝術學校等,據說20%人口都是大學生,也算是個大學城。雖說這裡溫度是德國數一數二的高,臨近萊因河之故也比其他內陸地區潮濕,但對於從台灣來的我們來說,第一次來仍然又乾又冷。卡爾斯魯算是個平地城市,相對於其他大學城來說,這邊很適合騎單車,因此這裡也是德國有公共單車租借服務的幾個城市之一,不過與台灣不同的是,這裡的公共單車是可以隨地擺放,不需騎到專用停車格,大大增加了便利性與租借意願。這裡人口約30萬人,雖然沒有捷運Straßenbahn有軌電車(輕軌)及公車路線發達,大眾運輸非常方便,還曾經看過給孩子上學用的輕軌專車呢。城內主要購物街附近車子不能行駛,讓行人觀光客能無所顧慮的在街上行走,也減少了廢氣,這種舊城區不能開車的規定在歐洲相當多,不僅環保也解決交通問題,顯現出歐洲人重視生活品質的意識。也因為歐洲地大物博,就算德國的人口密度在歐洲算高了,在路上的車輛仍然稀稀少少,公車不會塞車而遲到,可以把班表寫在站牌上,公車慢兩分鐘以上表示前方必定發生什麼事情,相當準時,因此就算2-30分鐘一班車,大家也能估計好時間到才出來坐車,也因為歐洲人生活步調不快,且凡事會先做好規劃,不會像台灣人想到才急著做,不認為公車要等很久而改騎機車開車。歐洲因為冬天寒冷,非常少人騎機車,路上能看見的大多是重型機車做休閒用途,所以有時在看看別人的成功經驗之後,並不一定能見他好而直接套用在台灣,像機車問題則必須自己思考而無法套用歐美的交通模式,我們交換生要看的是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課程

  卡爾斯魯工業大學化工系的課大都是德文授課,佔了95%,英文授課只有幾門課,但若是Erasmus碩士獎學金的學生有專門的全英文課程。許多課程是分成Vorlesung一般的講座課;Übung練習課,由助教來帶解題;有的還有Praktikum實習課,幾個禮拜去時做一個Project。這間大學選課比較特殊,選課跟考試是分開的,也沒有點名,但語言課例外。課程都只有期末考,在期中時教授會宣佈期末考登記時間,這時登記才跟學分有關。特別的是考試大部分是口試,且在約14週課程結束後不一定是馬上考,看你跟教授安排在何時,如10月開學的冬季學期課程不一定2月考,還會拖到4月夏季學期開始後才考呢。不像我們大考完可以輕鬆放寒暑假長假,選課多的人這些時間都拿來當溫書假準備考試,因此學生們會把握平時的假期,尤其德國假期不少,12月兩週聖誕假期,4月10天左右復活節假期,加上平時一些基督教節日,都是德國學生開Party喝酒狂歡及旅遊的好時機。

  德國大學很少指定學生購買教科書,一方面也是原文書很貴,大約4000塊台幣,或許也是德國教授不一定使用英文的原文書之故,只會指定參考書到圖書館借閱即可,上課抄版書、發講義或用PowerPoint電子檔。德國的黑板很特別,常常是前後兩塊,一塊寫滿之後往上拉再寫另一塊,且是用抹布把不要的字擦掉,避免粉筆灰影響健康Uni KA的階梯型講堂非常多,20幾間,但每間教室很少有空堂時間,表示課程開的相當多且細,對於學理工的我來說,這樣的學校資源相當豐富。其實這間大學有獲選為德國重點經費補助的幾所大學之一,類似我國的五年五百億計畫,大學還跟附近的卡爾斯魯研究中心(FZK)整合資源,今年正式合併成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有成為德國MIT的意圖。

宿舍生活

  德國宿舍都有廚房,德國的新窗戶大都是雙層玻璃氣密窗,冬天外面零下時室內只要關窗戶就算不開暖氣還是可以保持18度左右,這也是德國能源使用效率優於歐洲其他各國的原因吧。需要隔音的原因是宿舍在假日前一晚常常有party,因為我住的宿舍每層地下室都有bar,就算沒party也會聽到別間的音樂開很大聲,在台大國青宿舍有外國人吵到人就可以跟管理員或生治會講,在這邊只能跟著晚睡或者用耳塞及習慣宿舍文化吧,所以HaDiKo很適合交換生住。德國的酒吧真是多,我光把我知道的bar標在地圖,在Karlsruhe30萬人的城市應該就有50家以上,說明了德國人把喝啤酒跟社交結合在一起的飲酒文化。

參訪

  修了一門半導體的課程,期中有安排到Siltronic矽晶圓製造公司參訪,兩天一夜交通食宿全由學校買單,可見德國大學重視教育的程度。廠房在慕尼黑總部附近的Burghausen小鎮,地點已在德奧邊界。年輕教授親自帶隊,晚上也一起去酒吧喝酒聊天,我還看到菜單上的Bayerisch巴伐利亞文,果然跟標準德文一點也不相似,難怪德國人也聽不懂這方言。由於是商業公司,參訪過程並沒有拍照,不過能親自到工廠實地參觀,見識到所謂的無塵室,對於課程的了解更加深入,也激起對課程更多的興趣,對於將來很能往半導體相關產業找尋工作的我獲益良多。

由於對再生能源有興趣,除了修課以外,也趁來德國的機會親身去找實例來看,在台灣時看了這篇德國弗班區 德國永續社區的標竿報導,好生嚮往,便在假日去了距卡爾斯魯120公里遠的Freiburg弗萊堡,自己找到Vauban弗班社區逛逛。由於是自己當觀光客,並沒有專人帶導覽,只有在建築外面晃晃,但該社區的景色讓人覺得像在度假一般,並不只是建築做太陽能發電等硬體節能設計,整個社區凝聚共識不設停車位,以一條有軌電車及公車作為往弗萊堡市區的主要交通方式,是在大馬路上玩耍也不會有事的理想社區啊!台灣太陽能產業相關公司已經有兩百多家,產業鏈堪稱齊全,但絕大部分仍是外銷,內需市場評估並不樂觀,即使台灣的日照量絕對比弗萊堡充足,且法律修訂也朝仿照德國的保證收購電價著手。我想可能是台灣的住宅多為大樓公寓形式,屋頂並非一戶所有之故。我想解決問題的方向可能需由規劃新建築設計時即納入太陽能發電系統來著手,才能拓展內需市場。

結語

交換學生的一年中,我體會到許多人生的第一次,累積種種豐富的經驗,持續體驗一年歐洲完全不同的文化衝擊,以及結交各地好友,不但聽到各國的風土民情,也將台灣的美好介紹出去。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這一年的德國交換經驗,是這一生再也難以複製的,在此聊記幾筆,因為這一年很可能影響了未來一生的走向。



電車時刻表


右邊溼度計只有30%


弗班社區


屋頂鋪滿單晶矽太陽能板


家家戶戶的屋頂都有設置


寶特瓶回收機


大學的太陽能發電量顯示板



在德國Ulm與愛因斯坦像合照



key word:交換 卡爾斯魯 太陽能 交通 exchange Karlsruhe solar transport
Share |

追蹤者

##EasyReadMore##